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實施方案
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實施方案
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實施方案
為貫徹溫家寶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提出的“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范圍,將甲肝、流腦等15種可以通過接種疫苗有效預防的傳染病納入國家免疫規(guī)劃”的精神,落實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的目標和任務,規(guī)范和指導各地科學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工作,有效預防和控制相關傳染病,制訂本方案。
一、原則
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按照“突出重點、分類指導,注重實效、分步實施”的原則實施。
二、內容
(一)在現(xiàn)行全國范圍內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等6種國家免疫規(guī)劃疫苗基礎上,以無細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將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麻腮風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guī)劃,對適齡兒童進行常規(guī)接種。
(二)在重點地區(qū)對重點人群進行出血熱疫苗接種;發(fā)生炭疽、鉤端螺旋體病疫情或發(fā)生洪澇災害可能導致鉤端螺旋體病暴發(fā)流行時,對重點人群進行炭疽疫苗和鉤體疫苗應急接種。
通過接種上述疫苗,預防乙型肝炎、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熱、炭疽和鉤端螺旋體病等15種傳染病。
三、目標
(一)總目標。
全面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繼續(xù)保持無脊灰狀態(tài),消除麻疹,控制乙肝,進一步降低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的發(fā)病率。
(二)工作指標。
1.到2010年,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包括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包括含麻疹疫苗成分的麻風疫苗、麻腮風疫苗、麻腮疫苗)適齡兒童接種率以鄉(xiāng)為單位達到90%以上。
2. 到2010年,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甲肝疫苗力爭在全國范圍對適齡兒童普及接種。
3.出血熱疫苗目標人群的接種率達到70%以上。
4. 炭疽疫苗、鉤體疫苗應急接種目標人群的接種率達到70%以上。
四、接種要求
(一)接種時間。
1. 乙肝疫苗
接種3劑次,兒童出生時、1月齡、6月齡各接種1劑次,第1劑在出生后24小時內盡早接種。
2. 卡介苗
接種1劑次,兒童出生時接種。
3. 脊灰疫苗
接種4劑次,兒童2月齡、3月齡、4月齡和4周歲各接種1劑次。
4. 百白破疫苗
接種4劑次,兒童3月齡、4月齡、5月齡和18—24月齡各接種1劑次。
無細胞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與百白破疫苗程序相同。無細胞百白破疫苗供應不足階段,按照第4劑次至第1劑次的順序,用無細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不足部分繼續(xù)使用百白破疫苗。
5. 白破疫苗
接種1劑次,兒童6周歲時接種。
6. 麻腮風疫苗(麻風、麻腮、麻疹疫苗)
目前,麻腮風疫苗供應不足階段,使用含麻疹成分疫苗的過渡期免疫程序。
8月齡接種1劑次麻風疫苗,麻風疫苗不足部分繼續(xù)使用麻疹疫苗。18—24月齡接種1劑次麻腮風疫苗,麻腮風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繼續(xù)使用麻疹疫苗。
7. 流腦疫苗
接種4劑次,兒童6—18月齡接種2劑次A群流腦疫苗,3周歲、6周歲各接種1劑次A+C群流腦疫苗。
8. 乙腦疫苗
乙腦減毒活疫苗接種2劑次,兒童8月齡和2周歲各接種1劑次。
乙腦滅活疫苗接種4劑次,兒童8月齡接種2劑次,2周歲和6周歲各接種1劑次。
9. 甲肝疫苗
甲肝減毒活疫苗接種1劑次,兒童18月齡接種。
甲肝滅活疫苗接種2劑次,兒童18月齡和24—30月齡各接種1劑次。
10. 出血熱疫苗
出血熱疫苗接種3劑次, 受種者接種第1劑次后14天接種第2劑次,第3劑次在第1劑次接種后6個月接種。
11. 炭疽疫苗
炭疽疫苗接種1劑次,在發(fā)生炭疽疫情時接種,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觸者和病人不能接種。
12. 鉤體疫苗
鉤體疫苗接種2劑次,受種者接種第1劑次后7—10天接種第2劑次。
疫苗免疫程序見附表。
(二)接種對象。
1. 現(xiàn)行的國家免疫規(guī)劃疫苗按照免疫程序,所有達到應種月(年)齡的適齡兒童,均為接種對象。
2. 新納入國家免疫規(guī)劃的疫苗,其接種對象為規(guī)定實施時間起達到免疫程序規(guī)定各劑次月(年)齡的兒童。
3. 強化免疫的接種對象按照強化免疫實施方案確定。
4. 出血熱疫苗接種為重點地區(qū)16—60歲的目標人群。
5. 炭疽疫苗接種對象為炭疽病例或病畜的間接接觸者及疫點周邊高危人群。
6. 鉤體疫苗接種對象為流行地區(qū)可能接觸疫水的7—60歲高危人群。
五、實施范圍
(一)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二)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流腦、白破等疫苗在全國范圍實施。
(三)乙腦疫苗除西藏、青海、新疆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外,在其他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全面實施。西藏、青海、新疆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否開展乙腦疫苗接種工作,由上述地區(qū)衛(wèi)生廳局確定后報衛(wèi)生部。
(四)甲肝疫苗、麻腮風、無細胞百白破等疫苗因暫不能滿足全部適齡兒童接種,省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wèi)生局,下同)根據年度中央專項資金安排計劃、疾病流行情況以及實施的可行性等,選擇實施地區(qū)和實施對象。隨著疫苗供應量的增加,逐步擴大實施范圍。
(五)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強化免疫的實施范圍按照強化免疫實施方案確定。
(六)出血熱疫苗根據疫情情況確定實施省份。炭疽疫苗、鉤體疫苗在發(fā)生炭疽、鉤端螺旋體病疫情或發(fā)生洪澇災害可能導致鉤端螺旋體病暴發(fā)流行時進行應急接種。
六、實施措施
(一)加強領導,組織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
地方各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要把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作為當前工作重點,切實加強領導。要制訂本地區(qū)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的具體實施計劃,并在當地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會同財政、發(fā)展改革、教育、食品藥品監(jiān)管等有關部門,組織落實好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工作。
(二)廣泛宣傳,提高公眾對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的認識。
要積極發(fā)揮社會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國家免疫規(guī)劃政策和成就,以及實施免疫規(guī)劃保護公眾健康的重要意義。開展經常性宣傳與“4.25”預防接種日宣傳活動,廣泛普及預防接種知識,提高全社會參與國家免疫規(guī)劃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全社會參與實施國家免疫規(guī)劃的氛圍。
(三)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執(zhí)行國家免疫規(guī)劃的能力。
地方各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要根據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工作任務,加強免疫規(guī)劃相關機構和隊伍的建設,合理規(guī)劃和設置接種單位,調整和充實免疫規(guī)劃專業(yè)人員和基層接種人員。制定培訓計劃,做好免疫規(guī)劃專業(yè)人員、基層接種人員和醫(yī)療機構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業(yè)務水平和服務能力。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加強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工作的技術指導。
(四)完善免疫服務形式,規(guī)范預防接種行為,提高免疫服務質量。
要根據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工作內容和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調整免疫服務形式,增加服務次數,確保適齡兒童及時得到預防接種服務。加強預防接種服務管理,嚴格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guī)范》的相關規(guī)定和新的免疫程序開展預防接種。強化邊遠、貧困地區(qū)和流動兒童的預防接種工作,努力提高接種率。積極配合教育部門做好兒童入托、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加快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tǒng)建設,為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提供信息支持。
(五)加強冷鏈建設,保障國家免疫規(guī)劃疫苗冷鏈運轉。
要根據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的需要擴充冷鏈容量,完善冷鏈建設、補充和更新機制。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種單位要按照《疫苗儲存和運輸管理規(guī)范》的要求,嚴格實施疫苗的冷鏈運轉,做好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疫苗的儲存、運輸、使用各環(huán)節(jié)的冷鏈監(jiān)測和管理工作。
(六)嚴格規(guī)范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
嚴格按照公共衛(wèi)生專項資金管理規(guī)定使用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專項資金,保證專款專用。切實加強疫苗和注射器登記、使用和管理,及時核撥鄉(xiāng)村醫(yī)生和其他預防保健人員的接種補助經費。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每年10月底前將下一年度國家免疫規(guī)劃疫苗及配套注射器年度需求計劃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匯總整理后報衛(wèi)生部。
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疫苗品種的選擇和采購方式,按照衛(wèi)生部、財政部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七、督導評估
地方各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要經常組織對轄區(qū)內落實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情況進行督導評估,制訂科學的督導評估方案,省、市、縣逐級定期開展督導和評估活動,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予以解決,督促指導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衛(wèi)生部將定期對各地國家免疫規(guī)劃實施情況進行考核評價。
附件:疫苗免疫程序
附件 疫苗免疫程序
疫 苗 |
接 種 對 象 月(年)齡 |
接種劑次 |
接 種 部 位 |
接種途徑 |
接 種 劑 量 /劑次 |
備 注 |
乙肝疫苗 |
0、1、6月齡 |
3 |
上臂三角肌 |
肌內注射 |
酵母苗5μg/0.5ml, CHO苗10μg/1ml、20μg/1ml |
出生后24小時內接種第1劑次,第1、2劑次間隔≥28天 |
卡介苗 |
出生時 |
1 |
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處 |
皮內注射 |
0.1ml |
|
脊灰疫苗 |
2、3、4月齡, 4周歲 |
4 |
|
口服 |
1粒 |
第1、2劑次,第2、3劑次間隔均≥28天 |
百白破疫苗 |
3、4、5月齡, 18-24月齡 |
4 |
上臂外側三角肌 |
肌內注射 |
0.5ml |
第1、2劑次,第2、3劑次間隔均≥28天 |
白破疫苗 |
6周歲 |
1 |
上臂三角肌 |
肌內注射 |
0.5ml |
|
麻風疫苗 (麻疹疫苗) |
8月齡 |
1 |
上臂外側三角肌下緣附著處 |
皮下注射 |
0.5ml |
|
麻腮風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 |
18-24月齡 |
1 |
上臂外側三角肌下緣附著處 |
皮下注射 |
0.5ml |
|
乙腦減毒活疫苗 |
8月齡,2周歲 |
2 |
上臂外側三角肌下緣附著處 |
皮下注射 |
0.5ml |
|
A群流腦疫苗 |
6-18月齡 |
2 |
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 |
皮下注射 |
30μg/0.5ml |
第1、2劑次間隔3個月 |
A+C流腦疫苗 |
3周歲,6周歲 |
2 |
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 |
皮下注射 |
100μg/0.5ml |
2劑次間隔≥3年;第1劑次與A群流腦疫苗第2劑次間隔≥12個月 |
甲肝減毒活疫苗 |
18月齡 |
1 |
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 |
皮下注射 |
1ml |
|
出血熱疫苗(雙價) |
16-60周歲 |
3 |
上臂外側三角肌 |
肌內注射 |
1ml |
接種第1劑次后14天接種第2劑次,第3劑次在第1劑次接種后6個月接種 |
炭疽疫苗 |
炭疽疫情發(fā)生時,病例或病畜間接接觸者及疫點周圍高危人群 |
1 |
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 |
皮上劃痕 |
0.05ml(2滴) |
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觸者不能接種 |
鉤體疫苗 |
流行地區(qū)可能接觸疫水的7-60歲高危人群 |
2 |
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 |
皮下注射 |
成人第1劑0.5ml, 第2劑1.0ml 7-13歲劑量減半,必要時7歲以下兒童依據年齡、體重酌量注射,不超過成人劑量1/4 |
接種第1劑次后7-10天接種第2劑次 |
乙腦滅活疫苗 |
8月齡(2劑次), 2周歲,6周歲 |
4 |
上臂外側三角肌下緣附著處 |
皮下注射 |
0.5ml |
第1、2劑次間隔7-10天 |
甲肝滅活疫苗 |
18月齡, 24-30月齡 |
2 |
上臂三角肌附著處 |
肌內注射 |
0.5ml |
2劑次間隔≥6個月 |
注:1. CHO疫苗用于新生兒母嬰阻斷的劑量為20μg/ml。 2. 未收入藥典的疫苗,其接種部位、途徑和劑量參見疫苗使用說明書。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