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澇過后,這份消毒防護知識請查收
近期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洪澇災害風險顯著增加。災害過后,積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病菌、寄生蟲和化學污染物,極易污染居家環境,引發腹瀉等傳染疾病。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洪澇災害后不同方面的消毒要點,讓我們一起科學應對,守護健康。
一、飲用水安全,生命之源有保障
不喝生水,只喝開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桶裝水;裝水器具必須干凈,并經常倒空清洗;打開水龍頭,放出管道內滯留水,直到生活飲用水的顏色變成無色且無異味。自來水水管或水龍頭如被污染,退水后應充分清洗管路,水龍頭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
二、環境全面消毒,筑牢健康防護墻
物體表面、墻壁、地面可采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200mg/L二氧化氯或1000mg/L過氧乙酸進行噴灑或擦拭消毒,作用時間30分鐘。
三、生活用品消毒,打造潔凈生活空間
家具、衛生潔具、辦公用品等清潔后,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沖洗、擦拭或浸泡,作用時間30分鐘,或采用200mg/L二氧化氯、1000mg/L過氧乙酸、1000mg/L季銨鹽類消毒劑擦拭、浸泡消毒處理,作用時間15~30分鐘。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凈。
四、餐(飲)具消毒,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餐、飲具清洗后首選煮沸消毒,煮沸時間應在15分鐘以上。也可使用消毒劑進行浸泡消毒(如用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30分鐘),消毒劑浸泡后應用清潔水沖洗干凈。
五、食品安全,拒絕“病從口入”
應及時處理被洪水浸泡過或腐敗變質的食品,不食用被洪水浸泡過的食品。可蒸煮食品應充分加熱后食用。
六、手和皮膚護理,筑牢健康防線
參與災后環境清污消毒、動物尸體處理等工作后均應進行手消毒,可選用有效的手消毒劑搓擦兩手。因長時間洪水浸泡造成皮膚紅腫、損傷者應及時就醫,也可用碘伏或其他消毒劑進行涂抹消毒。
七、垃圾、糞便處理,切斷傳播途徑
對于一般生活垃圾無需進行消毒處理,應做好衛生管理工作,日產日清。含有腐敗物品的垃圾噴灑含有效氯5000mg/L~10000mg/L消毒液,作用60分鐘收集后及時清運或填埋。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