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顯示抗逆轉錄治療可有效降低男男性行為者感染艾滋病毒風險
2015年2月25日 在不同國家開展的兩項最新臨床研究顯示,使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能夠有效預防艾滋病毒在男男性行為人群中的感染。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對此表示歡迎,稱這一研究結果將有助于推動實現到2030年根除艾滋病的目標。
艾滋病規劃署指出,在美國西雅圖舉行的2015年逆轉錄病毒和感染幾率會議上公布的兩項有關暴露前預防(PrEP)的獨立研究顯示,男男性行為者使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可將艾滋病毒感染率降低86%。
這兩項研究分別在英國以及肯尼亞和烏干達進行,其中在英國的研究涉及500名面臨高感染風險的男男性行為者,而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那些每天服用逆轉錄酶抑制藥物替諾福韋和恩曲他濱復方片劑(tenofovir and emtricitabine)男男性行為者感染艾滋病毒的幾率比未服用藥物者低86%。在法國和加拿大進行的類似研究也取得了相同的效果。
此外,另一項研究顯示,在配偶中的一方艾滋病毒呈陽性,而另一方為陰性,即所謂的“單陽配偶”(serodiscordant couples)的情況下,陰性配偶采取暴露前預防與使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相結合的措施,其預防艾滋病毒感染的有效率達96%。
艾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西迪貝表示,上述研究結果是推動有效預防艾滋病毒在男男性行為者和“單陽配偶”中傳播的重大突破,將有助于實現到2030年根除艾滋病的目標。
據世衛組織統計,男男性行為者感染艾滋病毒的可能性與普通人群相比要高出幾乎20倍,而全球保持長期關系的所有艾滋病毒陽性者中,有高達半數人的伴侶呈艾滋病毒陰性。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